
一、考生背景概述/報考原由
畢業於震央大學公行系,大三開始就有想法要報考公職,同系同學大部分都選擇民政或行政,大學上過行政學及政治學,但課程內容都聽不懂,就先排除民政行政類科;認為自己法科讀得比較有心得,刪考科前還有社會學,就先以普考為志向,刪完考科後,第一年普考差五分,認為當時的分數很難再進步了(因為法緒跟行政法都考到80分還是考不上),而決定開始準備高考。第二年高考差兩分,而今年擔心高考考不上,普考改報名錄取率較高的財經廉政。
二、如何得知思法人
第一年考試先買了別家補習班的全套課程,但公務員法及刑事法的成績非常糟糕,後來有同類科的朋友推薦思法人的紀綱老師及何昀峯老師,聽了YT的試聽課程覺得可以吸收上課重點,就買了113全套函授課程並加上申論批改服務,還有114總複習班。
三、各科準備方式跟教材:
▍共同科目
國文跟英文沒有看,憲法跟法學知識是寫阿摩考古題,把常考的或不會的記在筆記裡,整理成一個word檔比較不會花時間,並按科目整理成一個部分,以便每次考前翻閱,久了會累積很多東西,長期抗戰要把時間都分配在專業科目,法學知識有系統的整理一個筆記,並每次有新的考試考完就要寫題目和檢討(每個科目都要做到這件事!)。
▍公務員法
以前有上過其他老師的課程,也買過其他老師的公務員法解題書,一直以為公務員法就是背多分,但申論成績沒有得到提升,直到遇到何老師讓我在公務員法有新的理解,老師在正課班每次上課寫的體系圖就是我的筆記重點(會把服務法、中立法、考績法等等各個拆解),找一個獨立的筆記本整理成一本,並配合考銓實用小法典,這樣複習起來很輕鬆。
題庫班講義會有老師寫的歷年解題,裡面的解題清晰易懂,架構很完整,而公務員法近年有很多修法,總複習班會補充新法及修法重點,個人認為缺一不可,三個班各有不同功能。何老師的課程建議正課班、題庫班及總複習班都要上,然後何老師還有podcast及ig會更新,我偶爾會上去聽,並養成多看銓敘部的臉書,裡面有很多公務員法的實務概念。
【書單】
1.何老師的書
2.考銓小法典
▍行政法
大學有上過行政法的課程,一開始為了準備普考行政法,買了林清的測驗題百分百來生啃,全部寫完後並整理成一個常錯題筆記和法條筆記(行政程序法、罰法、執行法、訴願法及行政訴訟法等,至少要對法條都有基本認識),行政法選擇題成績都有80分。
後來要考高考為了申論題買過版上推薦的解題書,看完後直接上戰場,兩題申論題只有10分而落榜,深感要繼續調整整體架構,就又看到另一個被推薦的子雲老師,有參加他開設的線上兩循環課程,老師的解題書深入淺出,還有更新實務見解,符合我需要的邏輯解題架構,配合爭點52解碼(有圖解),很推薦兩本書一起用,我的行政法申論成績明顯有提升。
附上我用爭點52解碼按照數字及年份整理的實務見解範例,因為很多數字容易搞混,這樣整理比較清楚,盡量兩行內交代完也起到練習作用。


【書單】
1.行政法測驗題型百分百(林清)
2.行政法申論解題書+爭點52解碼(子雲)
▍行政學
行政學一直是我比較逃避和害怕的科目,第一次考申論題兩題只有考11分,直到遇到高維奇老師會先建立每個章節的架構,再分析哪些章節是選擇題比較常考或是申論題比較常出的類型,對行政學有一層新的認識。
先建立架構後有基礎,會發現其他章節的概念可以運用到其他章節去延伸題目。再配合梅高文老師教的課程,內容很紮實,想好好打行政學基礎很合適,老師上課會有口訣比較好記憶,個人認為這個學習順序會比較好吸收,因為我是相反過來的,所以學習起來比較吃力。
而我還有上網去找一些免費資源(例如凌襄老師及高維奇老師的yt、還有看行政院官網的政策還有新聞,多看一些實務上有的案例或重大建設計畫對寫申論題舉例很有幫助),另外選擇題我就是一直刷題目。這次高考申論題分數有拿到接近基本分,並沒有成為拉後腿的課目,個人認為是上榜的關鍵之一。
【書單】
1.高維奇的行政學課程講義
2.高維奇的行政學圖說關鍵記憶(喜歡圖解建立基礎架構的很推薦,聽說老師過不久會出新的版本)
3.行政學百分百(陳真)
▍刑法、刑訴
看過YT的試聽課程,加上版上強推的關係,就買了紀綱老師的刑事法全套課程,老師在正課刑法會把案例講得很易懂,並配合他的筆記,讀起來很輕鬆,刑分會把每個法條拆解並講解概念,不是純背法條的科目,上過一輪正課班打好基礎,題庫班會用題目讓你去思考,並說明申論題是寫到老師要的考點而不是寫得又臭又長才會得高分,老師的解題書寫的申論範例都很有參考價值,我就是以他的架構去考試的,刑事法分數一直保持在平均水準。而且修新法的時候還有修法講座。但我覺得題庫班跟總複習班差別不大就是題目跟重點內容的多寡,預算有限的人可以擇一。
【書單】
紀綱的刑事法解題書
四、讀書方式
考了三年才上榜,前兩年是兼職,找了一個只要上早上班的工作(8-12點),下午晚上念書,從下午一點讀到五點,再去吃晚餐,大概六七點開始唸書唸到晚上10點。
日復一日,第三年當全職考生也是依照這樣的模式,但因為很晚起床所以凌晨也會唸書,而且晚上更有精神(?),晚睡晚起無法做到早上起床念書(如果可以早睡早起不要學我,不然考前一定要調作息有點辛苦哈哈),原本有用計時一天讀幾小時的app去念書,但會變成為了衝時數而讀書,人的專注時間會跑掉,該給自己時間休息,所以就捨棄這個app,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自己念書時的步調及內容有沒有真的讀進去腦袋。
秉持著一本書主義及整理好的筆記,反覆多次複習題目,看10次以上是基本的,持續的念書並用實際案例思考,最後申論一定要動手自己寫且不是照抄(一開始都是從模仿開始,但最後要內化成自己的寫作模式),這樣才會進步。
五、給考生的一段話
在兼職考試的時候還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還有與人交流的機會,且還有自己賺著生活費,但去年差兩分落榜且進入全職考生模式時要跟家裡拿生活費時,這一年的讀書的信心極度降低,心情時常很糟糕,幾乎跟朋友斷聯,會反覆想著會不會明年還是考不上,是不是又要差一點沒考上,身旁的朋友都有工作了,剩下我還在原地踏步,這些想法會一直在睡前打擊著自己接近崩潰。
我想告訴還在奮鬥的你們,當你們面對考試結果,落榜並不是結束,而是成長的機會。這段時間你們經歷了無數的努力與付出,或許有些失落,但請相信,每一次的挑戰與反思,都是你們邁向成功的步伐。不逃避而坦然面對自己的不足,並持續改進。強化自己的弱項,保持在擅長科目的優勢,這些小小的積累,會在未來的考試中化作強大的力量。穩步前行,每一步都會讓你們更接近自己的目標。
最後我認為有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或興趣是在這場長期抗戰很重要的因素―保持心理健康,這一年讓我有動力唸書是因為有喜歡的事物(例如小八跟追競),可以帶來激勵跟幸福的感覺繼續前進。有一個讓我很印象深刻的是「排隊理論」,只要想著下次就輪到我了就不會感到無力,而這一年就是秉持這樣的想法走過來的。希望我這篇文章能對還在努力的你們產生正向的作用。
謝謝思法人這兩年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