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LIST

國考不只練腦也練心,穩固心態並且勤練題終能上榜!-113年度三等調查局調查工作組-林同學考取心得

(一)考生背景:
  政治系畢業,雖然是本科系考生但在校期間沒有花心思讀書,考試科目都是從零開始學習,今年是第三次考試。

(二)讀書心得:

  <政治學>
  政治學的概念比較抽象難懂,所以大家一開始接觸這門考科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一直在死背課本而不去解題,第一年考試的時候我也犯了相同的錯誤,因為怕自己概念不熟悉而一直回去看課本尋求安全感。
  但其實申論題的考試首重解題,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寫出比別人跟豐富的答題內容和怎麼適當延伸以獲取高分,且從考古題方能得知出題熱區在哪些範圍,所以要不斷練習手寫申論,練習的量多了寫作品質自然會一起上來。
  從這三年經驗看下來有「確實回答題目問題」是最重要的,在下筆之前要非常仔細審題,至少在腦袋中要有大框架以避免離題,拿到15分以上的分數並非難事。

  <社會學>
  個人認為社會學非常吃寫作的天賦,概念都很好理解但要輸出成一篇能拿高分的申論題並非易事,考驗考生對於社會時事的洞察和批判能力,也就是「社會學的想像」還有最重要的三大家理論的掌握度。
  有些人可以花很少時間讀就拿了高分,但我一直拿社會學沒轍,尤其調查局前兩年的社會學給分很嚴格,前兩年我都只拿了40幾分。
  今年我報了藍星沙老師的正課班,把概念重新理解了一遍不再用死背的方式去記,讓我在寫作時可以活用理論套在時事的脈絡中,另外老師上課也會補充最新的數據可以套用,讓我們能旁徵博引,像這次我有兩題拿到了25分,其中一題就有把老師補充的最新台灣的吉尼係數、家庭收入五等分位差距、懷孕婦女回歸職場的勞動率寫上考卷,對分數起到不錯的效果。

  <刑法刑訴>
  法科是我花最多心血的科目,畢竟政治學跟社會學累積到一定程度要再往上取分不太容易,很吃天賦,相較之下法科有讀就有,沒有任何僥倖的空間,投資報酬率較高。
  第一年準備的時候我完全不解題只看課本,絕對是最浪費時間的方式,第二年開始我刑總刑分刑訴都買了解題書並且每題都確實的解了一遍,從解題的過程回去把不熟的概念補起來並且培養「爭點意識」,有爭點意識是法科拿分必備了能力,若抓不到考點你概念讀的再怎麼強也沒用,考試的時候會很慌不知道出題者要考什麼
  前期一定要練習大量的手寫提升概念論述跟涵攝的能力,因為有時候光用讀的以為你懂了,但要你寫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很容易卡關,到備考後期就是一直看這十年各類科的刑法刑訴考古題,培養爭點的敏銳度,在掌握完傳統考點後要注意最新修法跟實務見解,這是每年的出題熱區必須掌握,司法院網站有值得參考裁判的整理,裡面都是出題者的素材常常被拿出來考。
  <專業英文>
  本身英文比較有自信,前兩年完全沒練習手寫,第一年分數還不錯但去年閱卷老師給分很嚴自己又沒看清楚題目,所以第二年英文分數很慘,今年就沒有僥倖心態認真練習作文最後大概練了快十篇請朋友幫忙看。

  <綜合法政知識與英文>
  很多人會放掉這科但其實選擇分數也很重要!多答對一題等於申論題多拿一分的效果,尤其是申論題最後階段已經很難提升了,這時候選擇就非常重要。我把題庫本的憲法題目還有法緒比較重要的部分都有做完,加上考試當天有猜對幾題拿到了不錯的分數。

(三)總結:

  <讀書計畫>
  個人認為按自己節奏讀書就好所以沒有特別安排讀書計畫,最後三個月會用計時app來給自已必須讀完8小時左右的壓力,另外考試也同時要注意放鬆不要處於太緊繃的狀態,這樣不僅效率很差還會缺乏自信。

  <心態>
  千萬不能有僥倖心態覺得自己某科很強就放掉弱科,調工英文組非常多優秀的考生一定要每科都扎實準備,像我自己刑法是我最有自信的科目但這兩年都沒考好,幸虧其他科有穩住才有幸能通過筆試。
  此外,國考練腦也練心,心態一定要強大且穩定,不過度自傲但也不自卑,遇到挫折就想辦法解決不需要自怨自艾,一定都有方法克服的。

  <建議>
  參加讀書會或衝刺班對我非常有幫助,最主要的功用在於知道高分同學的考卷長怎樣,可以試著模仿,彼此互相砥礪進步,當看到競爭對手都很厲害的時候也會督促自己不落人後。

  <勉勵考生的一段話>
  一開始覺得目標遙不可及是正常的,包括我也是,但在一步步累積的過程中默默地會發現自己其實距離不遠了。 

選擇可用的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