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生背景:
在這次準備考試的過程中,回顧這七個月的努力,從一開始的迷茫、自我懷疑、焦慮不安到最後成功上榜,準備這考試的時候真的下了很大的功夫,科目包括農業概論、灌溉排水、法學緒論及農田水利相關法規,這些科目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因此,合理安排讀書時間和有效的學習策略對我來說尤為重要,以下是我在這段期間的一些心得與反思。
(二)讀書方法:
<農業概論>
農業概論我將重點放在建立全面的知識框架。如果課程更新進度較慢,先把課本看過一輪,也可以拿統測考題練習,多看看農業部網站有推什麼政策之類的,但廖左手老師的課一定要看完,會受益良多,農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透過對作物栽培、農業經濟、農業政策等主題的深入學習,我逐漸了解農業的運行機制與挑戰。在這部分的準備過程中,我發現定期整理筆記和進行自我測驗,能幫助我更好地掌握核心概念。農業概論的題目雖然偏向理論,但理解其背後的實際應用對我而言十分重要,因此我常將課本中的理論與日常農業新聞結合,幫助自己更靈活地掌握這門科目。
<法學緒論>
法學緒論的李晨老師上的很好,但因為堂數太多,看完要花不少時間,所以我看前面幾堂課後就開始刷題了,把錯的題目彙整起來,再二刷三刷慢慢減少錯題數。
<農田水利相關法規>
這門課程主要考核與農業、水利相關的法規制度,因此我將學習重心放在熟悉重要條文與政策文件上。我會針對每個法規條文進行整理,並將它們歸納成具體的分類,這樣在複習時能更系統地回顧每個部分。此外,理解法規的制定背景與實際應用情況也很重要,因此我經常參考政府的法規解釋文件,確保自己不僅能背誦法條,還能靈活運用。
公文就記得簽的格式就好,還有心力的話就再準備函
(三)總結:
總結來說,配合記憶曲線規劃讀書計畫、適時放鬆舒壓很重要,還有做筆記! 在寫的過程,腦袋要邊想,把剛剛讀的東西輸出,這樣印象會更深,把記不起來的寫在便條紙,貼在門上、書桌、廁所等…你常常會看到的地方,多看幾次就記起來了,農概課程一定要看過一輪,廖左手老師的課真的上的很好,法學緒論多刷題,相關法規多看、多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