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景概述與報考緣由
私立大學畢業,目前從事設計相關工作,在本科系工作幾年後,發現自己存在內心的目標遲遲未實踐,毅然投入準備,自認不太會讀書也不是讀書的料,但看著身邊朋友一一上榜其他考試,不免讓我想要認真一次,專心準備,更有效的針對考試準備。
備考期間是兼職備考,一到五早上8:00-17:00上班,運動及吃飯各一小時,實際坐在書桌開始讀書大約8點開始到12點結束,每天平日大約僅3-4時準備,假日則是分段2小時(9:00-11:00、13:00-15:00、運動一小時、19:00-21:00),113年6月開始準備,114年順利上榜。
二、如何得知思法人
當初得知思法人是因為當時對於刑法課程不是很能理解,在已經購買其他補習班的情況下,搜尋到網路上推薦「紀綱」老師的刑法刑訴,而得知思法人。
三、授課老師教學特色與學習收穫
原先聽取其他補習班的刑法老師,較不符合自己且能不太能理解的,刑法的紀綱老師總是能用白話版的方式增加對於刑法的理解,對於刑法架構上與不同實務學說上老師也會帶到,且對於準備的要求及範圍,老師也都會清楚的提醒,這在準備上是很大的幫助,因為在備考期間時間的壓力之下,沒有太多餘的時間去理解所有的題型,只能針對考點及範圍去規劃熟記,備考期間最怕花太多時間在無效的學習上,所以這點有讓我大大節省的時間去做更有效的準備。
老師不僅提供考試上的幫助,也改變了我原先對於法律的一些看法,讓我理解到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從不同面向就會得出不同解答,而這些議題也為存在標準答案,讓我有許多不同的思考問題反問自己的能力,運用在國考上也是非常有幫助加深其印象,也謝謝老師在我刑法刑訴上有不錯的基礎來面對考試。
四、讀書筆記心法與重點章節
(一)正課期間:6個月
備考準備的過程大約一年,首先前六個月一邊將正課部分上完一次,邊上正課邊準備筆記,筆記的部分依照當前備考情況去做筆記的完整性,若時間充裕就可以花時間在筆記的完整性上越完整在後面複習就會輕鬆,但若時間不夠充裕就直接將重點、考點寫在便條紙,最後結束課程再來整理所寫下的便條紙筆記,備考期間時間很重要,千萬不要上正課期間花太多時間在做筆記,之前考試經驗就是花太多時間準備筆記導致後面練習考題時間壓縮練習不足。
(二)總複習(題庫班):2個月
上完正課應該還有6個月時間安排,接下來要開始總複習,可以去書局買適合自己解題書,解題書的排版解釋自己可以消化的,所以一定要到書局翻閱,申論準備好解題書及選擇題部分則是用「阿摩」固定安排每天刷題,若對於總複習沒有頭緒的可以思法人準備總複習題庫班,會大大濃縮你複習方向及目標,跟著規劃進行複習。
上完題庫班預計2個月有概念後,僅剩大約4個月時間,這4個月的時間持續「阿摩」刷題,申論題印近10年的申論考題進行作答,不會就翻課本理解後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準備完近10年的申論考題後大概會了解該考科的出題方向,這些都是需要去掌握的,要求看到題目馬上擬出大標題及考點程度,其餘的細項補充就是靠平常筆記的內容去做額外的補充。
(三)衝刺期:4個月
這邊會將衝刺期拉得比較長是有原因的,這邊要講到申論題排版的重要性,申論題答案雖然是重點,但排版也會影響分數,舉例來說我的刑法,當初寫完以為分數不會太差,應該可以拿到基本中上的分數(15-20區間),但最後看到成績僅有13分,後來就反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後來才想到,刑法部分因為考得很需要思考,當下腦筋只針對考題去做申論,排版上或開標上沒有精準,可能把一些考點寫在內文中,沒有條列重點的方式呈現導致的低分,所以最後衝刺期也需練習開標題及編排上結構的完整,因為視覺觀感還是非常主觀的,若看了幾千份考卷,看到舒服的排版跟雜亂沒有整理的排版,還是會選擇舒服的排版。
五、生心理調適
以下是不太自律的方式準備,若可以很自律當然可以選擇自律,任何方式都可以達到你的目的,就看哪一種方式適合自己,嘗試後並持續調整,自認不喜歡也不太會讀書的人,備考期間的生理調適就要提到紀綱老師在課堂說的:「備考期間所節省的時間就拿去玩啊!不要浪費人生、浪費生命!」
我因為這句話改變我的備考策略,該玩就玩、該動就動、該讀書就讀書,不要勉強自己坐在書桌前8小時,心不在焉得讀書效率很差,只是以打卡記錄的方式證明自己有讀書,但實際可以內化及輸出的東西很少,所以備考期間若真的讀不下就休息,休息後會有罪惡感讓你回去讀書,定期有運動習慣讓生理狀態可以更好,精神狀態也會比較好,規劃一天的休息日,好好耍廢好好去玩。
最後有規劃的進行自己準備的部分,基本一定要掌握一定要掌握,其餘太冷門就不用太鑽研,備考到後期真的是跟自己比賽,調適方式很多看要去尋求信仰、運動或其他舒壓的方式,調適完告訴自己可以的再堅持一下,戰勝自己同時也是戰勝別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