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考生背景:
犯防系畢業。前前後後參加國考共四次,加上法廉,考過三種類科。中間有去打工、當志工、做過正職,過程中不斷修改讀書方式與生活習慣,心態上有蠻大的轉變。後來在今年一月,決定全職準備這次的法律廉政,而有幸考上。
(二)讀書方式分享:
<讀書方法>
除了各考科教材外,曾特地到書店閱讀「讀書方法」的書籍,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讀書方法如同行政學中的權變理論,沒有一個絕對正確的,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會在使用上發揮成效。
在此分享個人的一種「練習」方式,希望能給有需要的人一些方向。適用在法科等需要大量練習申論的準備。如果你的時間允許,也可以活用在選擇題。以下以申論題為例。
方式是連續三天練習同一道申論題(也可以分數天共練三次,但間隔不宜太久,可參考「艾賓豪斯的遺忘曲線」)。第一次,可以邊看擬答邊寫,但要找到題目問你的「核心重點」以及擬答的「關鍵字」是那些,不是只是看過;第二次,試著不看書自己寫,然後對照自己記得的有多少(也可以分段練習,例如該題的前言練習完後,再對照擬答的前言,以此類推…);第三次,通常到這一步,有下過苦功,至少會記得一兩個關鍵字,然後用自己話寫出來,再對照你的寫法與擬答的核心重點,是否意思一致。
練習過程中會發現,因為要找關鍵字,你會將題目與擬答「拆解」;透過「用自己的話寫出來」,則是一種「輸出」練習,讓自己可以活用所學;最後對照兩者,則可以不斷「修正」用自己的話寫出來所產生的誤差。
但還是要提醒,讀書方法因人而異,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建議要有這個認知,不存在特定手段一定能達成目標的保證,避免本末倒置。
<刑法與刑事訴訟>
這兩科原先是買書自學,直到找到紀綱老師的解題書,才系統化地理解各個爭點的核心,這也是後來決定購買思法人題庫班的契機。雖然題目很多,但只要認真研讀,有做過複習,至少會知道各個題目要問的是什麼,如果有再購買課程,本人的經驗是可以透過老師的講解,加深印象、取得該科的最新消息。
<公務員法>
因為涉及法條多樣,本人一開始是先購買解題書,直接練題反推考科重點,後來一月底才開始看思法人的課程。何昀峯老師的講解,不但思路清晰還會分享一些個人看法與考題趨勢,越聽越感受到老師風趣表象下的認真。後來漸漸以老師的講義為主,不斷練習各法條常考的核心重點。
<行政學>
因為時間有限,這科是自己看書念的,只有解題是看高維奇老師課程的一部分,雖然沒跟完課程,但高老師的申論建議,有鼓勵到我。其中,老師提到可以用評委選拔公務員的角度,來檢視自己下筆的內容,讓我不斷在練習申論時思考,如何寫出一篇讓評委在眾多考卷中,願意選拔自己當公務員的文章。理解行政學的來龍去脈後,便用解題書不斷練習,以此聚焦各章節的重點與常考部分。選擇題則是大量做題目而來(使用的是陳真老師的《行政學百分百》)
<行政法>
申論部分是照著思法人的課程,加上自己買的解題書練習;選擇題則是看林清老師的《行政法百分百》私心覺得這本書雖然厚但很不錯(每題都有解析),後來追蹤其FB,越欣賞這位老師與其教學態度,還特地購買該書的線上課程。首次接觸行政法,有幸在短短半年左右,拿到選擇題不錯的成績(百分百整本題目本人練習至少兩、三遍以上,供參)。
<申論>
之所以要特別拿出來講,是因為真心建議考生上考場前,至少練習過申論,否則,自己以前的經驗是,一看到題目就會愣在那裡,加上時間急迫,容易來不急寫完,或誤判題目問你的重點,就會很可惜。
行政法、行政學與公務員法,本人是今年一月才開始接觸,時間有限下,各科大概花一到二個月打底後,就開始練習申論。一開始會因為不熟悉而寫得有點痛苦,但後來不斷重複「拆解」、「找重點」、「結合成自己的話寫出來」並「修正」的輪迴,久了一遇到題目,腦海就會浮現出該題目要問的核心是什麼,然後結合過去練習經驗就能立即書寫。
可以說,若沒有考前的大量練習,我想我可能在考場是寫不出來的,因為在考試時所寫的,大部分都是之前有練習過的,才有辦法在有限時間下,安排文章的版面、寫完想寫的重點。不過,確實有人天賦異稟,能過目不忘,這另當別論,所以方法真的因人而異。再次強調,找到適合自己的,才能為你所用。
(三)心路歷程:
我想,備考的過程對於想認真考上的考生而言,無論兼職或全職準備,都是一份蠻大的壓力。本人在還沒考上前,已有數次失利的經驗,一度臨近崩潰,煩悶到念不下去,但也因此一次次找方法振作。建議要有正常且適合自己的情緒釋放與放鬆方式。本人因為過去是校隊,養成定期運動的習慣,固定每週會去跑步(一次約7~10Km),每次運動完的淋浴與休息,舒緩我不少壓力,後來跑出興趣參加馬拉松…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現在,人生的目標之一總算達成,雖然花的時間比較久,但至少我心裡是踏實的。備考過程請別把書念死,找到自己的步調,一步步走向目標比較實在。在方法上,我可能比較古板,不太相信捷徑,只相信自己的努力,畢竟個人認為,人性貪念或惰性導致的失敗,大多是從一些蠅頭小利、自覺有機可趁開始的。
但說句心裡話,努力在這世界只是一種態度,不代表一定會達成目標。如果真的累了,沒力了,可以先去找工作、換個環境,等到想要再回來準備也不遲(本人就是實例)。或許你會因此找到,比國考更適合的方向也說不定(本人則是在工作中,找回想考國考的決心並重新振作)。最重要的是,無論你處在人生哪個階段,都請不要輕易放棄自己。求助專業人士也好、讓自己陷入忙碌暫時轉移注意力也罷,至少先擺脫情緒的漩渦,再漸漸找回重新振作的力氣。
最後,祝福各位考生,無論是否還會在國考這條路上努力,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前進。能好好地過生活,不被社會的價值觀沖淡了自己的理念。我有時候會像這樣鼓勵自己:「無論你現在身處何處,請找回自己的力量,在這資訊滿天飛的時代堅定自己的意志。如此,你才能擁有自己的底氣而不會人云亦云、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