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LIST

歷年榜單

HISTORICAL LIST

歷年榜單

SENSE思法人
【兩年全力衝刺 研究所&司律同時備考強人】111年律師(海海)上榜 司法官筆試通過吳同學心得分享
12 19 2022

【兩年全力衝刺 研究所&司律同時備考強人】111年律師(海海)上榜 司法官筆試通過吳同學心得分享

一、報考年度、類科及各科成績
(一) 我錄取的是 111 年海海組律師第 3X 名,各科成績分別為:憲法與 行政法 107.5、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112.5、國文 55、民法與民事 訴訟法(一)77、民法與民事訴訟法(二)104、商法 61、海海 48,總成績為 565 分,及格標準則為 512.5 分。
 
二、背景
  (一) 學歷及科系
      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現就讀於政治大學風管所法律組碩一,在校成績方面,自從大一考過倒數十名之後,到了大四才拿了第一個書卷獎,曾經擔任系學會會長,所以大三以前基本上都在玩社團。
 
(二) 準備的時間
      包含研究所在內,我大概是從升大四的暑假開始準備,因為東吳要念五年,所以大概就是規劃「完整的兩年」準備研究所跟司律考試。
 
(三) 全職或兼職準備
我在大學就學期間一直都有在打工,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 2 份工作,但是到考研究所的前半年就全部停止,專心讀書準備考試。
 
(四) 過往國考經歷
      我個人是沒有報其他考試來練筆的習慣,所以在考完研究所之後就專心準備司律考試。
 
三、各科準備方式及使用教材
  (一) 如何得知思法人為何選擇此方案?
      我個人有上過思法人的二試總複習,當初也是因為朋友推薦加上自己上網搜尋資料以後,覺得思法人的師資跟教材都很完整,因此購入課程。
 
(二) 各科準備方法及心得
1、憲法與行政法
    公法的部分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脆弱的那塊,在學期間的公法成績都只有中間偏後的水準,準備國考的時候大概就是把坊間自己看得順眼的參考書看過二次,解題書的部分因為時間不夠所以只有看過一次而已,我個人覺得公法的題目還是有一定的機率會跟時事結合,所以多關注時事可能真的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派上用場。
 
2、刑法與刑事訴訟法
刑事法的領域我也不是太擅長,所以考完研究所之後花了蠻多的心力在這塊,教科書、參考書、解題書我都有看,刑總的部分是眾多學說的亂流區,因此我特別要求自己一定要理解各說的內涵而不是硬記,也很推薦大家可以多跟身邊刑法組的同學請教,他們總是可以用很淺顯的方式講解給你聽, 至於刑訴的部分,我個人認為核心關鍵在於「新舊爭點,不可偏廢」,很多新進的爭點雖然很具有可考性,但是你知我知 出題老師亦知,有時候反而那些爭點不會在當年度就成為考題,這時候你對於傳統爭點的熟悉度就是搶分關鍵。
 
3、民法與民事訴訟法
    民法的部分因為我研究所是以商法組為目標去準備,所以國考前基本上都唸過兩三輪了,對於基本觀念都有一定的熟悉度,所以這時候我會把重心放在新進文章跟時事議題上,考前再把已經整理過的筆記摘要、答題模板拿出來複習一下應該可以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數。民事訴訟法的部分,我個人很重視法理的學習,很多時候訴訟法的制度看起來很複雜,但是其實背後的核心法理都不會相差太多,例如當事人主義、訴訟經濟等等,就算是遇到不會的題目都可以用上位法理推敲出合於邏輯的答案。
 
4、公司法、保險法、證交法
    國考的商法準備上我基本上就是在吃研究所的老本,畢竟當時花了很多時間準備商法科目,但是我認為就算是商法組的同學也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注意時事議題以及學者提出的不同想法。
 
5、海商法、海洋法
   海商法的部分因為在校期間已經有上過一個學期的課程,所 以有一定的基礎,考前的話我是選擇買坊間的參考書來看, 複習起來會更有效率,至於海洋法我基本上是完全沒念只有 看了二試總複習,考試當下才開始翻法條找答案,也造就了 兩題海洋法只拿 9 分的窘境,所以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是建議 大家可以稍微翻一下海洋法的內容。
 
6、國文(作文)
    這就是一科非常玄妙的科目,我甚至在考試當下還在問監考老師稿紙是拿直的還是橫的,但就是盡量寫,表現出你是一個關心社會富有理想的法律人。
 
 
  (三) 思法人授課老師特點
    我認為思法人的老師在授課的時候,都非常有條理、循序漸進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一點也沒有負擔,再加上思法人的教材內容都很豐富但又不會太過於雜亂,只放有價值的內容,完全不會耽誤考生的時間卻又可以很全面性的吸收知識,因此我使用思法 人課程、教材的感想就是「非常有效率」,讓我可以把多餘的時間拿去補足我比較不熟悉的科目。
    另外我想特別推薦賴川老師的身份法,老師上課的時候特別著重體系的建立,針對特定爭點也會收集不同的見解,並分享如何寫出合於邏輯、可以得到高分的個人見解,在現行的司律考試下老師的教學方式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幫助考生。
 
 
  (四) 準備考試使用的書籍、教材
 
 
  (五) 筆記
 
 

四、讀書計畫與備考心情調適
(一) 作息時間
先分享一下我個人在備考期間的作息,基本上我不太遵守早睡早 起這件事情,我大概都會在半夜一、兩點左右睡覺,早上九點起床,然後唸書的習慣上,我都會待在學校圖書館,大概從早上十 點念到晚上十點(扣除午飯晚飯、休息時間共三小時),所以在學校的時候我大概可以念九個小時,回家之後就視情況再念 1~2小時。但是我還是建議如果你的作息是可以調整的話,還是要追求 一下早睡早起,讓你更能適應考試當天的感覺。另外,雖然我一 天可以念到十個小時,但我認為唸書時間的長短不是絕對的,更重要的是你實際專注在書本上的時間,而且我們是人不是機器, 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適度調整唸書時間的長短。
 
(二) 讀書計畫
      我認為每個人唸書的速度跟喜歡的模式不太一樣,所以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大方向的想法,就是我覺得讀書計畫真的不需要太精緻、太細節,不然很容易需要修改,或是花費太多時間安排,我個人的話是我會簡單規劃我這個月要念幾本書,比如說一個月八本,那就是一週兩本,我會分別在週三跟週六檢視自己是否有完成進度,再者,預留彈性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當你進度落後的時候還有機會補回來,另一方面是你可以鼓勵自己照著進度準時完成,把預留的時間拿去休息或是娛樂,因此我認為預留彈性時間絕對是一個進退皆宜的做法,推薦給大家。
 
(三) 準備考試面臨的壓力及難題、如何克服與調適
      備考的過程最不缺的就是來自各方的壓力,你必須背負著親朋好友的期待,還有你對於自己的要求,然後不斷進步,我認為這個過程很難一個人面對,因此我建議大家可以找一群朋友一起準備考試,可以互相學習討論問題也可以互相加油打氣,另外,自律的人當然值得鼓勵,但也希望大家不要對自己太過苛刻,鼓起勇氣下定決心準備這場考試的你,已經是最棒的了。
 
五、給考生的一段話
 「每天做好該做的事情,剩下就是等待成就的到來。」這是我在備考期間很常鼓勵自己的一段話,我的想法就是盡可能「量化」 自己所做的努力,這樣你才能看見自己的成長與進步,進而提升信心。然後我認為備考的期間除了自己很辛苦以外,身邊的家人、朋友也都非常辛苦,希望大家在備考期間還是可以用溫柔善待他 人,也祝福大家早日上岸脫離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