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考生背景:
非法律系,大四快畢業時開始備考(報名公職補習班、購買書籍等等)
歷屆成績:
111年報考法警 — 差10分落榜(錄取標準69.5分,成績為59分)
112年報考書記官—差5分落榜(錄取標準56分,成績為51.67分)
113年報考書記官—正額錄取(錄取標準55.83分,成績為59.33分)
(二)各科準備方法:
<國文、作文、英文>
國文跟作文部分,考前(一週前)我會多看一些短篇作文,不會硬背成語佳句。
第一、我背不起來;
第二、我上考場一定全忘光。
但如果你多看一些精彩的短篇文章,因為是有內容的東西可以加深你的印象,你更可以知道要怎麼去寫作,然後一定要記得國考作文是橫式書寫,由左至右,上考場不要太緊張寫成直式了!(好像蠻多人這樣)
英文的部分,全放掉,全部猜C,謝謝,不要浪費時間在這科。
<刑事法(刑法、刑事訴訟法)>
首先建議司特考生法典絕對不要省錢而買一整本的小六法,請去買來勝分科法典,雖然比較貴,但是每個科目都有自己的一本法典效率絕對比較好,且能方便你在法條上補充實務、學說見解。
這個科目我原本是補另一個補習班,但師資部分我聽不習慣,由於聽聞鼎鼎大名的紀綱老師於思法人任教,便馬上買了思法人的課程,遇到了紀綱老師我才知道,原來刑事法可以這麼好玩,而且每天都很期待上課(函授)。
一開始我會先把正課上完一遍才開始看題目,因為我知道如果我還沒上完就看題目我會很挫折,刑法部分把握選擇題很重要,申論題的部分只要有唸書,大致上都沒有什麼問題。
刑事訴訟法是我自己覺得很難的一個科目,有時候四等會出很冷門的法條題目,所以基本上考前我只會一直翻法條,我不會再去看解題書。
📚書籍
我有買紀綱的題庫班,所以大部分我都是看紀綱老師的解題書,沒有額外再加強看別的老師的書。不過李允成的刑法解題書我有看過,我覺得也很讚。
<民事法(民法、民事訴訟法)>
民法正課我上賴川老師的課,我覺得賴川老師上的很好但是比較適合司律考生,因為內容會比較深,通常四等不會考這麼深的問題;至於題庫班我是上李晨老師,我覺得李晨老師的課程內容非常適合法律初學者或非法律系學生,聽他講解會很淺顯易懂,而且今年考前老師甚至直播帶大家從民法第1條跑到民法第1223條,概括講解重要法條,超貼🥲
民法準備方式我一樣考前會多翻法條,把每一條都看過。
民事訴訟法部分真的不用多說,就是『難』,但是梓潼老師講解民訴真的很厲害,她的課可以讓你看懂題目要考什麼,我是上她的正課跟題庫班,我覺得梓潼老師的課程非常適合我,因為老師會把四等跟司律等級的題目分開講,讓四等考生不需要再去看一些根本不會考的東西,浪費腦袋容量。
📚書籍
申論題的部分我一樣是買思法人題庫班課程,由於講義滿滿都是題目,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再額外去買解題書,不過畢竟我也是考第三年了,所以我有買林政豪、張路的解題書,以及喬律師的民事訴訟解題書,只是都沒什麼在看…. (荷包淌血中🥲)
<行政法>
正課我是上林清老師的課,老師就是土法煉鋼🤣 請大家把課本畫記重點背起來寫進考卷,沒有不好,但對於腦容量不夠的人可能會很挫折。
題庫班我是上信長老師的課,本來想說沒上過他的正課,題庫班會不會聽不太懂什麼的,結果他的題庫班意外的適合我,因為我聽得懂⋯ 老師會把近幾年重要實務見解整理出來,讓我們不用自己去查,因為行政法真的就是很愛考實務見解呀!!
最後考前時,我會把行政法的法條,從行政程序法、行政作用法等等⋯一路到國賠法,每個法條都看過,不需要看得很詳細,就是翻過他,看他。
之後閒暇之虞,我會上憲法法庭網站看有沒有最新憲法判決,也會隨時關注最新修法、行政法院判決。
📚書籍
我是看周董周凌的解題書,我覺得這本就夠了不用再多了,因為你沒時間讀。除此之外再搭配一直去看判決,加深對於判決字號的印象。
(四)備考唸書時間:
前兩年當全職考生時,我的唸書時間為圖書館開門至圖書館閉館,第三年因為有兼職,所以一天大概念五個小時差不多,之後快考試期間我便把打工辭掉,之後唸書時間又回歸早久晚九的時間。
然後,我如果有去圖書館唸書,回到家後我不會再碰書,防止用眼過度以及腦袋過度思考。
(五)考試資源管道分享:
<阿摩線上測驗>
我去年落榜原因是因為我沒什麼在準備選擇題,只專注在申論題,忽略了四等考試最重要拿分關鍵是選擇題,所以今年考前一個科目我每天至少刷至少五份考卷,考古題我會選擇近五年的,然後錯的一定要檢討,要知道自己錯在哪、這題為什麼是這樣,否則換個方式再出一次你一樣會錯。
最後會建議買VIP+詳解,因為有不懂的可以馬上看下面大家討論出來的答案,我最後是獨自升級到也會在下面訂正其他人錯誤的解答🤣我覺得大概做到這樣就很不錯了。
<徐偉超公法直播教室>
徐偉超老師在instagram有創立一個粉專,每週五會定期直播,解析最新憲法判決、行政法院判決或者最新考試題目。
而且是免費的,甚至還有電子講義,我覺得老師超級善良啊啊啊🥹好人會有好報的!!
<關注補習班老師、司法院的instagram>
有一派人是會在考試期間把社群軟體全部斷絕,但我其實不建議這麼做,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考的是國家考試,國家考試除了有『新修法』的問題以外,還很愛考『時事』,如果你把社群軟體全部斷掉,立志當一個山頂洞人,那你會錯過很多其他人第一時間即知的最新資訊。
當然,你可以自己分配用社群的時間,像我的話我唸書唸得很累我會直接拿出手機滑,但是時間一到我會把手機放進書包裡繼續唸書,我算是很自律的人,不過我不會回任何人訊息,只會滑一下看朋友在幹嘛的動態而已。
補習班老師很常更新他們自己的粉專,因此也極度可能把最新資訊更新在他們的個人檔案,所以我認為關注補習班老師的個人社群軟體有百利而無一害。
(六)常見問題分享:
<到底要不要做筆記?>
我先說我個人,以前還在上正課時我的筆記全部都是抄老師的板書,但那些筆記並不是我產出的東西,最後實際上我根本不會去看,所以我的結論是,我不做筆記,但是我會把一些實務見解、學說見解還有自己的一些簡單筆記寫在3M正方形紙條,貼在來勝分科法典的法條上面,我的法典會變很厚因為滿滿都是便利貼,所以出門唸書我就是帶著法典跟解題書出門,我完全沒有什麼筆記,但我這樣吃虧的地方是,其他東西就要全部狠狠的記在腦海裡,不准忘記(要多狠)。
我不做筆記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會做。
對,我真的不會,我挑不出什麼重點,因為我覺得全部都是重點,也因此最後都淪為抄書,那為什麼我要浪費時間抄書?國考生每分鐘每小時的時間都很寶貴,我不要!!!
不過,我有時候睡前滑手機看刑事案件會突然想到某個點,當我想到以前好像讀過又好像有點忘記的部分,我會馬上從床上爬起來翻課本、翻法典,告訴自己要弄清楚才可以睡覺😀
<在職考生好還是全職考生?>
我兩個都有當過,但以我個人經驗來說,我會建議剛補正課班的考生如果經濟上行有餘力,第一年先當全職考生,等到你已經是個有法律基礎而不是法律小菜雞了,假如不幸要考第二年,你再來當兼職考生,通常這時候就不用怕了,因為你是一個腦子裡已經有東西的人(前提是你第一年要很認真唸書) ,你趁著下班、休假再唸書也綽綽有餘,不要慌張,不要怕,該唸書時有念進去比你坐在圖書館一整天都在放空還重要。
(七)心態保持:
相信考生都會遇到親朋好友懷疑你到底做不做得到,或者如果今年又沒考上怎麼辦,未來要何去何從、要考到幾歲等等的問題,我是過來人⋯我只想告訴你們,我懂⋯😭
如果你覺得用社群軟體看到大家光鮮亮麗的生活會很焦慮、不安,那我覺得你可以不要點朋友的限動去看,然後養成用摯友限時動態(加一些比較好的朋友進去就好),或者私人的小讀書帳號紀錄自己每天唸書的過程,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幫助國考這條路更加順利的小方法。
在備考過程中,不需要去擔心太久沒跟朋友出門會不會被遺忘、被討厭,你只需要做好你的事情,真正喜歡你這個人的朋友會留在你身邊,不會因為你在國考就不諒解你,那如果真的遇到了,請先好好看著自己,不要分心,在你最辛苦的時候他不諒解你,那麼在你順利上榜後他也不配擁有你這個朋友。
第二年備考時我隨時都保持緊繃狀態,不跟朋友出去、不參加家庭聚會,不過還是名落孫山。
第三年備考,大概因為有前車之鑑,我更知道要怎麼準備是最有效率、最適合我的,所以我照常跟朋友出去、照常看動漫、甚至去打工(女生就很愛買東西咩),找到自己的讀書方法後,今年也順利正額錄取了。
我覺得不用把自己搞的神經兮兮緊張兮兮,因為國考這條路就像馬拉松,你如果一開始就衝很快,快到終點的時候你就會完全沒力,所以,我覺得保持鬆弛感也很不錯,不過自己還是要自律,該做的事、該唸的範圍都要好好的掌握好。
最後,祝各位還沒上岸的考生,早日金榜題名,順利上岸。